岩土工程方向

岩土工程方向

首页 >> 师资队伍 >> 土木工程硕士生导师 >> 正文

吕海波(校外)

                       

姓    名

吕海波

职    称

教授

电话号码

0773-5895619

邮     箱

lhb@glut.edu.cn

通信地址

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

学习工作经历

1992.9-1996.7 重庆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 广西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9.9-2002.7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6.4—2007.3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3.3—2014.3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会员(ISSMGE)
     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理事
     《土工基础》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

特殊性岩土的工程特性及应用、非饱和土力学、土的微观结构及变形机理、混凝土损伤及测试等。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胀缩性土的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及破坏机理(40702053)”,2007-2010;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饱和红粘土中水-溶质迁移机制及力学效应(51169005)”,2012-2015;
     3.973前期研究专项“裂土在多雨炎热环境下的力学模型及成灾机理研究(2003CCA02200)”,2004-2006;
     4.973前期研究专项“浅层地能开采中土体的热湿迁移机制及力学性状研究2010CB434810)”,2010-2012;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钢衬钢筋混凝土管结构塑性极限分析的曲梁模型和弹性模量调整法研究(50909021)”,2010-2012;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饱和混合土的动力特性及其结构效应(41272358)”,2013-2016;
     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结构性软土地基沉降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研究(桂科自0249011)”,2002-2004;
     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土体微观变形机理的结构性模型(桂科自0339015)”,2003-2005;
     9.广西科技开发项目“特殊土路基稳定性环境模拟试验平台建设(桂科能081511-6-4)”,2004-2006;
     10.广西水利厅科技专项“广西地区裂土边坡失稳机制研究(桂水科合字[2005]4号)”,2005-2008.  

取得的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8篇。在特殊性岩土的工程特性研究方面,对软土结构性的成因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孔隙破损势的概念并定义了土体结构性损伤变量,应用于土体的变形模拟;对胀缩性土在干湿交替环境下的力学性状及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利用疲劳累积损伤来描述胀缩性土强度衰减的方法,并应用于膨胀土及粘土边坡及地基承载力的评价。在混凝土损伤研究方面,根据三维Voronoi图形原理建立了混凝土三维骨料随机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混凝土细观损伤对物质扩散的影响,并应用于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估;利用声发射技术对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破坏阶段的声发射信号特征进行了分类,提出了破坏预警方法,目前已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检测。
    研究成果获得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青年五四奖章1项、广西青年科技奖1项、广西第十四批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